脊椎骨疼可能是姿勢不良、過度勞累、外傷、脊椎退變、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姿勢、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姿勢不良:長期彎腰、駝背或久坐等不良姿勢,會使脊椎承受異常壓力,導致疼痛。平時要時刻注意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後起身活動。可進行適量的伸展運動,如瑜伽、普拉提等,幫助放鬆脊椎周圍肌肉,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脊椎穩定性。
2. 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脊椎過度使用,易引發疼痛。應保證充足休息,讓脊椎得到放鬆。疼痛部位可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疼痛處,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可適當按摩,由專業人員操作,力度適中。
3. 外傷:受到撞擊、摔倒等外傷,損傷脊椎骨或周圍軟組織,引起疼痛。受傷初期需冷敷,用冰袋裹上毛巾敷在受傷處,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減輕腫脹和疼痛。若疼痛嚴重,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雲南白藥膠囊,促進恢復。後期可配合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
4. 脊椎退變:隨年齡增長,脊椎發生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等,刺激周圍組織引發疼痛。可進行牽引治療,減輕脊椎壓力,緩解疼痛。同時,遵醫囑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仙靈骨葆片、抗骨增生片,營養軟骨、延緩退變。還可進行康復訓練,如小飛燕、五點支撐法等,增強脊椎穩定性。
5.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脊椎,引起炎症導致疼痛。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原體後針對性治療。如細菌感染,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療期間要多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身體抵抗力,促進恢復。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脊椎過度勞累和受寒,選擇合適床墊和枕頭,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