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確診通常需借助多種檢查手段,常見的有體格檢查、血常規、血及尿澱粉酶測定、腮腺超聲、腮腺造影等。
1. 體格檢查:醫生通過視診觀察腮腺部位有無腫大,腫大的程度、範圍,皮膚有無發紅等表現;觸診感受腮腺質地,有無壓痛,邊界是否清晰,同時檢查頜下腺、舌下腺等其他涎腺情況,以此初步判斷腮腺的病變狀態,為後續檢查提供方向。
2. 血常規:通過檢測血液中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各類細胞的數量及比例變化,輔助判斷腮腺炎的病因。若淋巴細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若中性粒細胞比例及白細胞計數升高,則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
3. 血及尿澱粉酶測定:腮腺炎時,腮腺導管阻塞,澱粉酶進入血液並經尿液排出,導致血、尿澱粉酶升高。尤其是急性腮腺炎,該指標變化較為明顯,對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可幫助醫生瞭解病情嚴重程度及進展情況。
4. 腮腺超聲:利用超聲波成像,清晰顯示腮腺的形態、大小、結構,觀察有無腫大、回聲改變,以及有無液性暗區提示腮腺膿腫形成等情況,能直觀反映腮腺內部病變,有助於判斷病變性質。
5. 腮腺造影:向腮腺導管內注入造影劑,再通過X線攝片觀察腮腺導管及腺泡的形態、結構。可發現導管是否有狹窄、擴張、中斷,腺泡是否充盈缺損等異常,對於診斷腮腺慢性炎症、腮腺導管結石等疾病有獨特優勢。
進行相關檢查後,應積極配合醫生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如實告知醫生自身症狀表現、病史等信息,以便醫生準確判斷病情。治療期間,遵循醫生建議合理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促進身體恢復。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酸性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按要求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