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關節疼痛可能是過度勞累、外傷、關節炎、腱鞘炎、滑膜炎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過度勞累:長時間使用胳膊進行重復性動作或高強度勞動,會使關節周圍肌肉疲勞、乳酸堆積,引發疼痛。應適當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可對疼痛部位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也可進行按摩放鬆肌肉。還可遵醫囑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膏等藥物。
2. 外傷:碰撞、摔倒等導致胳膊關節軟組織損傷或骨折,會引起疼痛。軟組織損傷早期冷敷減少腫脹,後期熱敷促進恢復;若骨折需及時就醫,進行復位固定。可遵醫囑口服三七傷藥片、跌打丸、接骨七釐片等藥物輔助恢復。
3. 關節炎: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症刺激關節導致疼痛。注意關節保暖,避免受涼。可進行理療如紅外線照射。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等藥物。
4. 腱鞘炎:頻繁活動手指和手腕,使肌腱與腱鞘過度摩擦引發炎症。減少手部活動,佩戴護具。可進行局部封閉治療。可遵醫囑外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洛索洛芬鈉凝膠膏、吲哚美辛巴布膏等藥物。
5. 滑膜炎:多因創傷、感染等引起,滑膜分泌積液導致關節疼痛腫脹。避免關節過度負重,可進行穿刺抽液。可遵醫囑口服滑膜炎顆粒、尪痹片、痹祺膠囊等藥物。
日常要注意胳膊關節的保護,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和過度用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適當進行關節功能鍛鍊。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