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保守治療可能是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先天性解剖異常、手術切口愈合不良、肥胖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使用疝氣帶、改善生活習慣、藥物輔助等。
1. 腹壁強度降低:先天性或後天性原因導致腹壁肌肉、筋膜等組織薄弱。先天性如腹股溝區發育不全,後天性像老年人肌肉萎縮等。可使用疝氣帶,通過物理壓迫阻止疝內容物突出。如醫用疝氣帶,根據患者體型選擇合適型號,白天活動時佩戴,夜晚休息時取下。同時可適當進行腹部肌肉鍛鍊,如仰臥起坐,但要循序漸進。
2. 腹內壓力增高:長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使腹壓升高。對於咳嗽,可遵醫囑服用氨溴索口服液、右美沙芬糖漿、川貝枇杷膏,緩解咳嗽症狀減少腹壓增加。針對便秘,多吃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必要時遵醫囑用開塞露、乳果糖口服液、麻仁軟膠囊促進排便。有排尿困難的患者,及時就醫治療原發病。
3. 先天性解剖異常:如鞘狀突未閉等。對於嬰幼兒可先觀察,部分能自行愈合。平時要盡量減少孩子哭鬧,因為哭鬧會增加腹壓。若兩歲後仍未愈合,可考慮手術治療。期間可使用疝氣帶輔助,防止疝內容物突出卡頓。
4. 手術切口愈合不良:腹部手術後切口愈合不佳形成薄弱區。要注意切口護理,保持清潔乾燥,避免感染。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雞蛋、牛奶等促進愈合。若有疼痛等不適,及時就醫。可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雲南白藥膠囊,促進恢復。
5. 肥胖:過多脂肪堆積使腹壁承受壓力增大。通過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增加運動量,如慢跑、游泳等。逐漸減輕體重,降低腹壓對腹壁的影響,從而緩解疝氣症狀。
日常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保持規律作息和大便通暢。根據自身情況適度活動,定期復查,若疝氣症狀加重或出現嵌頓等緊急情況,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