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上長了個肉疙瘩可能是外痔、內痔脫出、直腸息肉、肛周膿腫、肛乳頭瘤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外痔:多由久坐、久站、便秘等導致肛周靜脈叢迂曲擴張形成。表現為肛門不適、潮濕不潔,有時有瘙癢。可遵醫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軟膏、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塗抹於患處,促進消腫止痛。若疼痛劇烈、腫脹明顯,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行外痔切除術。
2. 內痔脫出:常因腹壓增加、排便習慣不良等引發。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可口服地奧司明片、邁之靈片、槐角丸,減輕局部水腫。若經常脫出且不能回納,或伴有大量出血,考慮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等手術。
3. 直腸息肉:長期炎症刺激、遺傳等因素有關。一般無明顯症狀,有時可脫出肛門。確診後通常建議在腸鏡下切除息肉,術後需定期復查腸鏡。
4. 肛周膿腫: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熱痛明顯,嚴重時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早期可遵醫囑口服頭孢克肟膠囊、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抗感染,配合魚石脂軟膏外敷。一旦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
5. 肛乳頭瘤:慢性炎症刺激、糞便損傷等導致。一般為良性腫物,較小的可定期觀察。若瘤體較大,有脫出、疼痛等症狀,可手術切除。
日常要保持肛門清潔,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避免用力排便,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和腹瀉,術後按要求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