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藥物治療方法有中藥內服、中藥外敷、西藥止痛、西藥消腫、手術用藥等。
1. 中藥內服:對於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可使用接骨七釐片、傷科接骨片、仙靈骨葆膠囊等。接骨七釐片能活血化瘀、接骨止痛,其含有的乳香、沒藥等成分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骨折處淤血腫脹,為骨折愈合創造良好環境。傷科接骨片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通過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增強骨細胞活性,加速骨折愈合。仙靈骨葆膠囊能滋補肝腎、接骨續筋、強身健骨,可調節體內骨代謝相關因子,促進成骨細胞活性,利於骨折修復。
2. 中藥外敷:常選用金黃膏、接骨膏、雲南白藥膏等。金黃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外敷於肱骨髁上骨折處,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局部,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與腫脹。接骨膏能促進骨折部位的氣血運行,加速骨折斷端的纖維連接,促進骨痂生長。雲南白藥膏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作用,可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損傷組織修復。
3. 西藥止痛:常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氨酚待因片等。布洛芬緩釋膠囊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感受,對於肱骨髁上骨折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骨折部位的腫脹和疼痛。氨酚待因片是一種復方制劑,通過中樞性鎮痛作用,有效緩解骨折帶來的疼痛。
4. 西藥消腫:如邁之靈片、地奧司明片、七葉皂苷鈉片等。邁之靈片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靜脈回流,減輕組織腫脹,對於肱骨髁上骨折導致的局部腫脹有明顯的消腫效果。地奧司明片可增強靜脈張力,改善微循環,促進淋巴回流,減輕骨折部位的水腫。七葉皂苷鈉片能促進機體對滲出液的吸收,減輕局部腫脹,緩解因腫脹引起的疼痛。
5. 手術用藥:若肱骨髁上骨折情況嚴重需手術,術中常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鈉預防感染,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防止手術創口感染,保障手術的順利恢復。術後還可能使用骨肽注射液,其含有多種骨生長因子,可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折愈合。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使用藥物,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用藥過程中若出現不適症狀,如胃腸道反應、過敏等,應及時告知醫生。同時要注意休息,適當進行康復鍛鍊,定期復查,以便醫生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