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的產生可能是長期負重行走、年齡增長、外傷、肥胖、鞋子不合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長期負重行走: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會使足跟部承受過大壓力,導致局部骨質增生形成骨刺。日常要減少負重行走時間,避免長時間站立。疼痛時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洛索洛芬鈉片等藥物緩解。同時配合熱敷、按摩等物理方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足跟部關節軟骨磨損、退變,機體為了維持關節穩定,會出現骨質增生。平時要注意足跟保暖,避免受寒。可進行適當的康復鍛鍊,如踮腳尖、慢走等。也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膏、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藥物。
3. 外傷:足跟部曾遭受過骨折、扭傷等外傷,在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骨質增生。受傷後要及時正確處理傷口,避免二次損傷。可通過超聲波、衝擊波等物理治療促進恢復。疼痛嚴重時,遵醫囑口服塞來昔布膠囊、依託考昔片、美洛昔康片等藥物。
4. 肥胖:體重超標會增加足跟部的壓力,加速關節軟骨磨損,引發骨刺。需要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如游泳、瑜伽等。疼痛發作時,可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吲哚美辛腸溶片等藥物。
5. 鞋子不合適:長期穿不合腳、過硬或過軟的鞋子,會影響足跟部的受力平衡,誘發骨刺。要選擇舒適、合腳、有良好支撐的鞋子。可進行足部按摩放鬆肌肉。也可遵醫囑服用氨糖軟骨素膠囊、硫酸氨基葡萄糖片、鹽酸氨基葡萄糖顆粒等營養軟骨藥物。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鞋子。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後進行拉伸。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