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可能是風寒濕邪侵襲、濕熱蘊結、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痰瘀阻絡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祛風散寒除濕、清熱利濕、益氣養血、補益肝腎、化痰祛瘀通絡等。
1. 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勞累後腠理空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留滯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日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居處潮濕寒冷。可通過艾灸足三里、關元等穴位溫通經絡。藥物可選用追風透骨丸、小活絡丹、獨活寄生合劑,均需遵醫囑用藥。
2. 濕熱蘊結:外感濕熱之邪,或寒濕之邪郁久化熱,蘊結於關節經絡。應保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可針刺曲池、陰陵泉等穴位清熱利濕。藥物可選四妙丸、濕熱痹顆粒、二妙丸,遵醫囑服用。
3. 氣血虧虛:久病體虛、勞累過度等致氣血不足,筋脈失養。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適當食用紅棗、桂圓等補氣血食物。可按摩血海、氣海等穴位。藥物有八珍益母丸、歸脾丸、人參養榮丸,按醫囑服用。
4. 肝腎不足:年老體弱、先天不足等使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可適當進行太極拳等運動,增強肝腎功能。可服用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遵醫囑用藥。
5. 痰瘀阻絡:久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痰瘀互結。可通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藥物有血府逐瘀膠囊、通痹片、大活絡丸,遵醫囑使用。
日常要注意關節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勞累,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鍛鍊,保持心情舒暢,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