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發生可能是頭部外傷、耳部疾病、內耳供血不足、長期不良睡眠姿勢、遺傳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復位治療、藥物輔助、手術干預等。
1. 頭部外傷:頭部受到撞擊等外傷,可能導致耳石脫落移位,引發耳石症。通常採用復位治療,如Epley法、Semont法等,通過特定的頭位變換,讓耳石回到原來位置。若復位後仍有頭暈等不適,可遵醫囑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強力定眩片,幫助緩解症狀。
2. 耳部疾病:像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炎症刺激或病變影響,可能破壞內耳平衡結構,致使耳石移位。先積極治療原發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可遵醫囑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頭孢克肟分散片、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同時配合耳石復位治療,促進恢復。
3. 內耳供血不足:老年人血管硬化、狹窄等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影響耳石的正常代謝和固定,引發耳石症。改善內耳循環,可遵醫囑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片、尼莫地平片、長春西汀注射液。結合復位治療,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半規管阻塞術。
4. 長期不良睡眠姿勢:長期保持不當睡眠姿勢,如長期側臥且頭部位置固定,可能使耳石受重力影響移位。調整睡眠姿勢,避免長期保持同一不良姿勢。進行耳石復位治療,復位後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5. 遺傳:部分耳石症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遺傳因素導致內耳結構或功能異常,增加耳石症發病幾率。以復位治療為主,若症狀嚴重可結合藥物輔助治療,如遵醫囑使用上述改善內耳循環和緩解頭暈的藥物。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頭部劇烈晃動和快速轉動。保持規律作息,飲食清淡。治療後按要求定期復查,若症狀復發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