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肚臍眼出血可能是臍帶殘端未完全愈合、局部摩擦、感染、凝血功能異常、維生素 K 缺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摩擦、抗感染、改善凝血功能、補充維生素 K 等。
1. 臍帶殘端未完全愈合:新生兒出生後,臍帶殘端一般在 1 - 2 周脫落。在此期間,若殘端未完全愈合,活動時可能導致少量出血。可使用碘伏消毒臍帶殘端及周圍皮膚,保持局部乾燥清潔,避免尿液、糞便污染。
2. 局部摩擦:衣物、尿布等摩擦臍帶殘端,可能引起出血。要選擇柔軟、寬松的衣物和尿布,避免摩擦肚臍。若有輕微出血,用乾淨紗布壓迫止血後,再用碘伏消毒。
3. 感染:肚臍護理不當易引發細菌感染,導致局部紅腫、出血。可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眼膏、夫西地酸乳膏,每日 2 - 3 次,以控制感染。
4. 凝血功能異常:某些疾病可能影響新生兒凝血功能,導致肚臍出血不止。需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後,遵醫囑使用維生素 K1 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等改善凝血功能。
5. 維生素 K 缺乏:新生兒腸道菌群未完全建立,維生素 K 合成不足,可能引起出血。可遵醫囑給新生兒補充維生素 K1 片、維生素 K1 軟膠囊、維生素 K 滴劑。
日常要密切觀察新生兒肚臍情況,保持局部清潔乾燥。若出血量大、持續時間長或伴有發熱、精神萎靡等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