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氣短可能是劇烈運動、情緒緊張、心肺疾病、貧血、氣道異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調整、心理調節、藥物治療、輸血治療、取出異物等。
1. 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後身體需氧量增加,呼吸加快以滿足需求,運動停止後呼吸不會立刻恢復正常,就會感覺氣短。這是正常生理現象,此時應找個舒適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做幾次深呼吸,讓身體慢慢放鬆,一般幾分鐘後氣短症狀會逐漸緩解。
2. 情緒緊張:人在情緒高度緊張時,神經系統會受到影響,導致呼吸頻率改變,引發氣短。要嘗試放鬆心情,比如通過聽舒緩音樂、冥想、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也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用鼻子吸氣使腹部隆起,嘴巴呼氣使腹部收縮,以此調節呼吸。
3. 心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遵醫囑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氨茶鹼緩釋片;冠心病患者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定期復查。
4. 貧血:貧血導致血液攜帶氧氣能力下降,身體各組織器官缺氧,引起氣短。明確貧血類型後,缺鐵性貧血可遵醫囑服用硫酸亞鐵片、富馬酸亞鐵顆粒、右旋糖酐鐵分散片;巨幼細胞貧血可遵醫囑使用葉酸片、甲鈷胺片、腺苷鈷胺片。飲食上多吃含鐵和維生素豐富食物。
5. 氣道異物:氣道進入異物會阻礙氣體正常流通,引起氣短。一旦懷疑氣道有異物,應立即就醫,醫生會通過喉鏡、支氣管鏡等工具將異物取出,恢復氣道通暢。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注意情緒調節,避免緊張焦慮。若氣短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