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變色可能是外傷、真菌感染、營養不良、化學物質刺激、甲母痣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日常護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外傷:指甲受到擠壓、碰撞等外傷後,甲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積會導致指甲變色 。初期多為紫紅色,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變為黑褐色。受傷早期可通過冷敷減少出血和腫脹,48小時後熱敷促進淤血吸收。一般輕度外傷導致的指甲變色,隨著指甲的生長,淤血會逐漸被剪掉,無需特殊用藥。若疼痛明顯,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緩解疼痛。
2. 真菌感染:皮膚癬菌等真菌感染指甲後,會破壞指甲的結構和顏色,使其變得渾濁、發黃、增厚等。可先使用阿莫羅芬搽劑,每周使用1 - 2次,均勻塗抹在病甲上;也可遵醫囑口服伊曲康唑膠囊,一般採取衝擊療法;還可外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每天塗抹1 - 2次,堅持使用數月,直至新甲完全長出。
3. 營養不良: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素,指甲的正常生長會受到影響,出現變色情況,可能表現為指甲蒼白、有白點等。日常應注意飲食均衡,多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新鮮蔬果、奶製品等。也可遵醫囑服用復合維生素B片、維生素C泡騰片、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補充營養。
4. 化學物質刺激:頻繁接觸指甲油、洗滌劑、消毒劑等化學物質,會對指甲造成損傷,引起變色。應盡量減少接觸這類物質,接觸時佩戴手套。若指甲損傷較輕,可塗抹護手霜、維生素E乳等滋潤指甲周圍皮膚,促進指甲恢復。若損傷較重,可遵醫囑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修復。
5. 甲母痣:甲母痣是長在指甲根部的色素痣,會導致指甲出現一條或多條黑線。一般為良性,但有惡變可能。如果甲母痣短期內顏色加深、寬度變寬、邊界不規則等,應及時就醫,通常採取手術切除,並做病理檢查明確性質。
平時要注意保護指甲,避免外傷,保持指甲清潔,減少化學物質刺激。飲食上保證營養均衡,定期修剪指甲。若指甲變色情況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