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增生是指在傷口愈合過程中,膠原蛋白合成代謝機能失去正常的約束控制,持續處於亢進狀態,以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的結果,其原因包括皮膚張力、感染、異物、年齡、局部皮膚色素等。
1.皮膚張力:皮膚張力包括皮膚組織缺損程度引起的外張力和皮膚組織本身固有的張力。張力大、活動多的部位容易發生增生性疤痕,如下頷、胸骨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髖、膝、踝關節、足背等。
2.感染:創面如果發生感染,一方面破壞殘存的上皮細胞,使得創面加深,愈合時間延長;另一方面,炎症因子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反復感染則會引起肉芽組織超常增生。炎細胞浸潤使肉芽組織的特點,感染使得炎症細胞增多,成纖維細胞越多,疤痕增生就越容易發生。
3.異物:灰塵、滑石粉、纖維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殘留均可以引起組織反應,導致疤痕增生。
4.年齡:青年人容易發生疤痕增生,特別是 10-20 歲發生增生性疤痕比率最高,主要因青春發育期組織生長旺盛,創傷後反應性強,加之皮膚張力大所致。
5.局部皮膚色素:有色人種色素細胞較多,也容易受激反應,黑人疤痕疙瘩的發生率是白人的 9 倍;在垂體生理活動期如青春期、懷孕期,疤痕增生發生率較高。
在傷口恢復期間,應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減少傷口部位的活動,以減輕皮膚張力;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傷口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