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與肝在病理上的關係主要有相互影響、相互傳變等。
1. 相互影響:肺主氣,司呼吸,肝主疏洩,調暢氣機。當肺的功能失常時,如肺氣壅滯,可影響肝的疏洩功能,導致肝郁氣滯,出現脅肋脹痛、情志抑鬱等症狀。反之,若肝的疏洩功能失調,氣機不暢,也會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引起咳嗽、氣喘等肺部症狀。例如,在臨床上,一些慢性肝病患者常常伴有肺部的一些病理改變,如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相對較高,這與肝的疏洩功能異常影響了肺的防禦功能有關。
2. 相互傳變:根據五行學說,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在病理狀態下,肺與肝之間可發生相克太過或不及的傳變。當肺金太過,克制肝木太過時,可導致肝的疏洩功能受到抑制,出現肝郁不舒的症狀。而當肺金不足,不能制約肝木時,肝木則可能亢盛,出現肝火上炎等病理變化,表現為頭暈目眩、急躁易怒等。例如,某些肺部疾病長期不愈,耗傷肺氣,可導致肝陽上亢,引發高血壓等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情緒過度波動,以維持肺與肝的正常生理功能。飲食上,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潤肺、疏肝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佛手等。若出現肺部或肝臟相關的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