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術後復查常見方法有胃鏡檢查、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測、血常規及生化檢查等。
1. 胃鏡檢查:是胃癌手術後復查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觀察胃部手術部位的情況,查看有無腫瘤復發、吻合口情況等,還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病變性質。
2. 影像學檢查:CT 能清晰顯示腹部臟器形態、結構,判斷有無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等情況;MRI 對軟組織分辨力高,在某些情況下能提供更詳細信息,有助於發現潛在轉移灶。
3. 腫瘤標誌物檢測: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 125CA125、糖類抗原 199CA199等,雖不能單純依靠其診斷復發,但動態監測其變化,若明顯升高可能提示腫瘤復發或進展。
4. 血常規及生化檢查:血常規可瞭解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情況,判斷有無感染、貧血等;生化檢查能查看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評估身體整體狀況及肝臟、腎臟功能是否受影響。
胃癌手術後復查需按照醫生安排定期進行各項檢查,不同檢查項目有不同注意事項。檢查前要詳細告知醫生自身症狀、用藥情況等信息。若檢查過程中出現不適及時與醫生溝通。各項檢查結果需綜合分析,若有異常不必過度驚慌,積極配合醫生進一步診斷和制定後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