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腳骨折應該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5-02-08 06:46:33

腳骨折後可通過固定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應對。

1. 固定制動:腳骨折後,通過使用石膏、支具等進行固定制動,能讓骨折部位保持穩定,避免骨折斷端因活動而發生移位,為骨折愈合創造良好的條件。石膏固定是將石膏繃帶浸濕後纏繞在受傷的腳部,待其乾燥後形成堅硬的外殼,限制腳部的活動。支具則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和可調節性,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固定制動一般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具體時長由醫生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和愈合情況來確定。

2. 物理治療:針對腳骨折,早期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腫脹和疼痛。在受傷後的 24 - 48 小時內進行,每次冷敷 15 - 20 分鐘,間隔 1 - 2 小時。後期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吸收,利於骨折愈合。熱敷可採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溫度以能耐受為宜,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還可通過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3. 藥物治療:腳骨折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消腫止痛酊、雲南白藥膏、傷科接骨片等藥物。消腫止痛酊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將其塗抹於患處,輕輕按摩至吸收,可緩解腳部的腫脹和疼痛。雲南白藥膏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直接貼於骨折部位,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傷科接骨片則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口服後能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增強骨骼的修復能力。

4. 康復訓練:腳骨折恢復過程中,康復訓練至關重要。在骨折初期,可進行腳趾的屈伸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隨著骨折的愈合,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如進行踝關節的屈伸、旋轉運動等。還可借助器械進行康復訓練,如使用康復腳踏車,通過踩踏運動,增強腳部的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康復訓練需循序漸進,根據骨折的愈合情況和身體的耐受程度進行調整。

5. 手術治療:對於骨折移位明顯、手法復位困難或涉及關節面的腳骨折,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通過切開復位,使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材料將骨折斷端固定,使其恢復正常的解剖位置,為骨折愈合提供穩定的支撐。手術能有效解決骨折移位問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骨折愈合的質量和速度。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術後需要密切觀察傷口情況,預防感染等併發症。

骨折後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治療和護理。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避免隨意拆除或調整。注意休息,將患肢抬高,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蔬果等,以促進骨折愈合。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醫生瞭解骨折愈合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相關文章
腳骨折應該怎麼辦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