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變大了可通過坐浴、塗抹藥物、口服藥物、膠圈套扎、手術切除等方法來處理。
1. 坐浴:對於變大的痔瘡,坐浴能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痔瘡的腫脹。可使用溫水或添加適量高錳酸鉀的溫水,每天坐浴15 - 20分鐘,早晚各一次。溫水能使肛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淤滯狀況,而高錳酸鉀具有殺菌消毒作用,能防止局部感染,緩解因炎症導致的痔瘡腫大。
2. 塗抹藥物:痔瘡變大時,塗抹藥物能直接作用於患處。常見的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其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肛泰軟膏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雲南白藥痔瘡膏可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將這些藥膏均勻塗抹在痔瘡表面,能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痛和腫脹。
3. 口服藥物:口服藥物可從整體調節身體狀況,減輕痔瘡症狀。像地奧司明片,能增強靜脈張力,改善微循環,減輕痔核的充血;草木犀流浸液片可減輕組織水腫,緩解痔瘡腫大帶來的不適;槐角丸有清腸疏風、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減少因痔瘡出血導致的腫脹。按醫囑服用這些藥物,能有效緩解痔瘡變大的情況。
4. 膠圈套扎:此方法是利用特製的膠圈套扎在痔瘡根部,阻斷痔瘡的血液供應,使痔瘡缺血、壞死、脫落。對於變大的痔瘡,通過膠圈套扎能精准作用於病變部位,避免其持續發展。隨著膠圈的逐漸收緊,痔瘡得不到血液滋養,從而萎縮變小,達到治療目的。
5. 手術切除:當上述方法都無法有效緩解痔瘡變大的情況時,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直接將病變的痔瘡組織切除,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嚴重腫大、經常出血且疼痛劇烈的痔瘡,手術切除能徹底消除病灶,恢復肛周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
日常要保持肛周清潔,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用力排便,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定期復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調整後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