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的首選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對症治療、病因治療、心包穿刺術、心包切除術等。
1. 藥物治療:急性心包炎患者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腸溶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吲哚美辛片等,遵醫囑服用。這些藥物能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減輕炎症反應,緩解心包炎導致的胸痛等症狀。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在病情較重、非甾體抗炎藥效果不佳時使用,可抑制免疫反應,減輕心包的炎症滲出。秋水仙鹼片也常應用,能抑制白細胞趨化等,減少炎症介質釋放,對急性心包炎的炎症控制有積極作用 。
2. 對症治療:針對急性心包炎引發的發熱症狀,可採用物理降溫,如用濕毛巾敷額頭等,體溫過高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熱藥物。若出現呼吸困難,給予患者半臥位,必要時吸氧,以改善呼吸狀況,減輕心臟負擔,緩解因心包積液等導致的呼吸困難症狀。
3. 病因治療:如果是感染性急性心包炎,針對不同病原體進行治療。如細菌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像頭孢曲松鈉注射液等,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等機制殺滅細菌,消除感染源。病毒感染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注射液等抑制病毒複製。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則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控制免疫反應。
4. 心包穿刺術:當急性心包炎出現大量心包積液,導致心臟壓塞時,需進行心包穿刺術。通過穿刺針經皮刺入心包腔,抽出積液,減輕心臟所受壓力,恢復心臟正常的舒張和收縮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緩解呼吸困難、低血壓等症狀。
5. 心包切除術:對於少數慢性復發性心包炎患者,經藥物等治療效果不佳時考慮心包切除術。切除部分或全部心包,去除炎症病灶,防止心包反復粘連、增厚,解除對心臟的束縛,恢復心臟正常活動和功能。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進行復查,包括心臟超聲等檢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日常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飲食上注意營養均衡,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