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型心絞痛的一般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運動鍛鍊、心理干預、必要時手術治療等。這些措施從多個方面入手,改善患者身體狀況,降低心絞痛發作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1. 生活方式調整: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需調整生活方式。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絞痛。要戒煙限酒,香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及過量酒精會損害血管內皮,影響心臟供血。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心臟負荷,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讓心臟得到充分休息。飲食上減少高脂肪、高鹽食物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降低血脂、血壓,減輕心臟血管壓力,從而減少心絞痛發作幾率。
2. 藥物治療:穩定型心絞痛常用藥物有硝酸酯類,如硝酸酯類藥物片,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症狀;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緩釋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控釋片,能抑制心肌收縮,擴張外周血管,減輕心臟後負荷,改善心肌灌注。這些藥物遵醫囑使用,可有效控制病情。
3. 運動鍛鍊: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適當運動鍛鍊有益。適度運動能提高心臟功能儲備,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增加心肌供血。可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周堅持一定次數和時間。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脂、血壓,減輕體重,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降低心絞痛發作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運動耐量。
4. 心理干預: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理狀態對病情有影響。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會使體內激素失衡,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絞痛。通過心理疏導、放鬆訓練等方式,幫助患者緩解壓力,保持良好心態。患者可學習深呼吸、冥想等放鬆技巧,改善心理狀態,減少因情緒因素引發的心絞痛發作。
5. 手術治療:對於病情嚴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過植入支架撐開狹窄血管,恢復心肌正常供血;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建立新的血管通道,繞過狹窄或阻塞部位,改善心肌血供。手術能有效解決血管狹窄問題,改善心臟供血,緩解心絞痛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治療過程中,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按照要求進行各項治療。定期復查,以便醫生瞭解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日常注意身體反應,出現不適及時告知醫生,確保治療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