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著涼後可通過熱敷、按摩、艾灸、拔罐、中藥熏蒸等方法較快解決。
1. 熱敷:通過熱傳遞使胳膊局部溫度升高,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著涼引起的不適。可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溫度以能耐受為宜,每次熱敷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熱敷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燙傷皮膚,若感覺過熱應及時調整位置或更換熱敷物品。
2. 按摩:專業的按摩手法能放鬆胳膊部位緊張的肌肉,改善局部氣血運行。按摩時力度要適中,從肩部開始沿著胳膊向下,重點按摩肌肉酸痛處,可採用揉、捏、按等手法,每個部位按摩 2 - 3 分鐘,每天 1 - 2 次。按摩有助於緩解胳膊著涼後的僵硬感和疼痛。
3. 艾灸:利用艾草燃燒產生的溫熱刺激胳膊上的穴位,起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的作用。常用穴位有曲池、合谷、肩髃等。將艾條點燃後,距離穴位皮膚 2 - 3 釐米進行熏烤,以局部皮膚紅暈為度,每個穴位艾灸 10 - 15 分鐘,每天 1 次。艾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4. 拔罐:能使局部皮膚充血,改善肌肉痙攣狀態,排出體內寒濕之邪。在胳膊著涼部位選擇合適的穴位或疼痛明顯處進行拔罐,留罐時間一般為 10 - 15 分鐘,每周可進行 2 - 3 次。拔罐後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風,拔罐部位當天不宜沾水。
5. 中藥熏蒸:通過中藥蒸汽的溫熱和藥力作用,滲透肌膚,達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需選用具有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如防風、艾葉、川芎等,將中藥熬煮後利用蒸汽熏蒸胳膊,每次熏蒸 20 - 30 分鐘,每周 2 - 3 次。熏蒸時要注意溫度適宜,防止燙傷。
在採取上述方法緩解胳膊著涼症狀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甚至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