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骨折需要進行的輔助檢查主要包括 X 線檢查、CT 檢查、MRI 檢查、骨掃描檢查、病理活檢等。
一、X 線檢查:可顯示骨折的部位、類型、移位情況等,對於明確骨折的存在及大致形態有重要意義。
2.CT 檢查:能更清晰地顯示骨折的細節、周圍骨質的改變以及是否有碎骨片等,對複雜骨折的診斷價值較高。
3.MRI 檢查:可早期發現骨髓的病變,對於判斷骨折是否合併骨髓炎、腫瘤等有重要幫助,能清晰顯示軟組織的情況。
4.骨掃描檢查:可探測全身骨骼的代謝情況,有助於發現多發的骨轉移瘤等全身性疾病導致的病理性骨折。
5.病理活檢:通過對骨折部位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明確骨折的病因,如腫瘤、感染等,是診斷病理性骨折的重要依據。
注意事項:在進行這些輔助檢查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如對於懷疑有骨髓炎的患者,應優先選擇 MRI 檢查;對於多發性骨轉移瘤的篩查,骨掃描檢查較為常用。同時,檢查過程中應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適,避免因檢查而加重病情。在檢查結果出來後,應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