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打石膏的最佳時間通常在骨折後 24 小時至 48 小時內。一般來說,如果是閉合性骨折,且腫脹不明顯,在受傷後盡快進行石膏固定較為合適;而對於開放性骨折,需先進行清創處理等,待傷口情況穩定後再進行石膏固定,通常也在 24 至 48 小時內。
原理在於,骨折後局部會出現出血、腫脹等反應,早期進行石膏固定可以起到制動、減輕疼痛、防止骨折斷端移位等作用。在 24 至 48 小時內,出血基本停止,此時進行石膏固定能更好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相對穩定,促進骨折愈合。
擴展內容:不同部位的骨折,打石膏的最佳時間可能會有所差異。如上肢骨折,由於血液循環較好,腫脹相對不明顯,可能在受傷後 24 小時左右就可以進行石膏固定;而下肢骨折,由於血液循環相對較差,腫脹可能較為明顯,通常需要在 48 小時後再進行石膏固定。
日常護理及風險提示:打石膏後要注意觀察石膏邊緣皮膚的顏色、溫度、感覺等,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保持石膏清潔乾燥,避免碰撞、受潮等。定期復查 X 光片,以瞭解骨折愈合情況。同時,要避免石膏內的肢體過度活動,以免影響骨折愈合。如果出現石膏過緊、疼痛加劇等情況,應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