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梭菌感染可能是長期使用抗生素、腸道微生態失衡、住院環境因素、年齡因素、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停用不必要抗生素、調節腸道菌群、改善住院環境、關注特殊人群、提升免疫力等。
1. 長期使用抗生素: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平衡,使艱難梭菌得以大量繁殖引發感染。應在醫生評估後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避免濫用。若因病情需要繼續使用,可選擇針對性窄譜抗生素。同時可遵醫囑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調節腸道菌群,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
2. 腸道微生態失衡:除抗生素外,飲食不均衡、腸道手術等也可能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要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對於腸道手術患者,術後注意腸道功能恢復。可遵醫囑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膠囊、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凝結芽孢桿菌活菌片等藥物改善腸道微生態。
3. 住院環境因素:醫院環境中艱難梭菌污染,患者易交叉感染。要加強病房清潔消毒,定期對病房地面、傢具等進行消毒。醫護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手衛生規範。患者使用的物品專人專用,避免交叉使用。
4. 年齡因素:老年人腸道功能衰退,腸道屏障功能減弱,更易感染艱難梭菌。要關注老年人腸道健康,適當補充益生菌。可遵醫囑服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復方嗜酸乳桿菌片、雙歧桿菌活菌膠囊等。鼓勵老年人適度運動,促進腸道蠕動。
5. 免疫力低下:如患有慢性疾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導致免疫力低下,易受艱難梭菌侵襲。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合理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加強營養支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攝入。可遵醫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轉移因子膠囊、脾氨肽口服凍乾粉等提升免疫力。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注意觀察症狀變化,如腹瀉、腹痛等症狀加重或出現發熱等新症狀,及時告知醫生。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腸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