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口部位感染可能是手術操作時間過長、術後護理不當、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切口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病原菌污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合理控制手術時長、做好術後護理、提升患者免疫力、改善局部血運、針對性抗感染等。
1. 手術操作時間過長:長時間手術會增加切口暴露於外界環境的時間,使細菌更容易侵入。手術中應盡量精簡操作步驟,提高手術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組織損傷。若已發生感染,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進行抗感染治療。
2. 術後護理不當:如未保持切口清潔乾燥、頻繁觸碰切口等都可能引發感染。要嚴格按照醫護指導定期更換切口敷料,保持切口周圍皮膚清潔,避免沾水。對於感染較輕者,可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眼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
3.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年老體弱、長期營養不良等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受細菌侵襲。應加強營養支持,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胸腺肽腸溶片、匹多莫德口服液、轉移因子膠囊提升免疫力。
4. 切口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局部組織血運不佳會影響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風險。可通過適當的局部按摩、物理治療等促進血液循環。若感染伴有局部紅腫熱痛,可遵醫囑口服活血止痛膠囊、雲南白藥膠囊、三七片。
5. 病原菌污染:手術器械消毒不徹底、手術室環境不達標等都可能帶入病原菌。一旦感染,需根據病原菌類型選擇敏感抗生素,如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遵醫囑使用苯唑西林鈉膠囊、氯唑西林鈉膠囊、雙氯西林鈉膠囊。
術後要密切關注切口情況,包括有無紅腫、滲液、疼痛加劇等異常表現。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劇烈運動對切口造成牽拉。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以促進切口盡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