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陽形成可能是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醫源性傳播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治療、保肝治療等。
1. 母嬰傳播:母親體內攜帶乙肝病毒,在分娩過程中或孕期可將病毒傳染給胎兒。孩子出生後應盡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如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重組乙型肝炎疫苗CHO細胞、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遵醫囑用藥,以阻斷病毒傳播。後續定期復查乙肝兩對半等指標,根據情況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如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諾福韋片,遵醫囑用藥。
2. 血液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注射器等都可能感染。若因輸血感染,需及時評估病情,進行抗病毒治療,可選用上述抗病毒藥物。對於共用注射器感染的人群,除抗病毒治療外,還需加強生活管理,避免再次接觸感染源。
3. 性傳播:與乙肝小三陽患者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易感染。性伴侶應及時檢測乙肝兩對半,若未感染且無抗體,需接種乙肝疫苗。若已感染,根據病情進行抗病毒等綜合治療,藥物選擇同前。
4. 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因微小傷口導致病毒傳播。日常應避免共用此類物品,若已感染,根據肝功能、病毒載量等情況進行治療,如使用水飛薊賓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雙環醇片等保肝藥物,遵醫囑用藥。
5. 醫源性傳播:在醫療操作中,如醫療器械消毒不徹底等導致感染。一旦發現感染,需全面評估病情,進行規範的抗病毒、保肝等治療,嚴格按照醫生制定的方案用藥和復查。
治療期間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飲酒和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定期到醫院復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