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關節痛可能是鞋子不合腳、過度運動、外傷、關節炎、痛風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更換合適鞋子、適當休息、處理傷口、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等。
1. 鞋子不合腳:鞋子過緊、過硬或鞋跟過高,會對跖趾關節造成長時間的擠壓和摩擦,導致局部疼痛。應選擇寬松、柔軟、合腳的鞋子,鞋跟高度適宜,避免穿高跟鞋或尖頭鞋。日常多穿運動鞋,給腳部足夠的空間活動。
2. 過度運動:長時間行走、跑步或進行劇烈運動,會使跖趾關節過度勞損,引發疼痛。要適當休息,減少運動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疼痛緩解後,可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也可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如用熱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
3. 外傷:如碰撞、砸傷等,會直接損傷跖趾關節,引起疼痛、腫脹。受傷後應立即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在受傷處,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若有傷口,要及時清潔消毒,用碘伏消毒後,貼上創可貼或用紗布包扎。若疼痛嚴重,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膠囊、雙氯芬酸鈉片、雲南白藥氣霧劑。
4. 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累及跖趾關節,會出現疼痛、僵硬等症狀。注意關節保暖,可佩戴護具。可遵醫囑口服甲氨蝶呤片、來氟米特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同時配合物理治療,如按摩、針灸等,緩解症狀。
5. 痛風: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尿酸鹽結晶沈積在跖趾關節,引發疼痛。飲食上要嚴格控制嘌呤攝入,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多飲水,促進尿酸排泄。急性發作期可遵醫囑服用秋水仙鹼片、別嘌醇片、苯溴馬隆膠囊。
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運動,選擇合適的鞋子。定期體檢,監測尿酸等指標。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