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性骨折好發於身體承受反復應力的部位,包括跖骨、脛腓骨、尺骨和橈骨、腰椎等。
1.跖骨:特別是第2、3跖骨,在運動員、軍人等人群中較為常見。比如長時間進行急行軍的軍人,足部不斷反復受力,跖骨長期承受超過其所能耐受的應力,就容易引發疲勞性骨折。正常走路時,身體重量會均勻分布到足部各骨骼,但像跑步、長時間負重行走等情況,跖骨受力會明顯增加且反復作用,骨質可能出現細微損傷並逐漸發展為骨折。
2.脛腓骨:脛骨是小腿主要的承重骨,比如長跑運動員,在長期跑步訓練過程中,脛骨不斷受到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以及肌肉牽拉等反復應力影響,容易在骨幹中下1/3處等部位發生疲勞性骨折。而腓骨有時也會受累,常與脛骨的疲勞性損傷相伴發,不過單獨發生疲勞性骨折相對脛骨而言會少一些。
3.尺骨和橈骨:一些從事需要反復手臂用力活動工作的人群,例如棒球投手,在不斷重復投球動作時,尺骨、橈骨會承受較大且反復的扭轉、牽拉等應力,容易在骨幹的特定部位出現疲勞性骨折,影響手臂正常活動功能。
4.腰椎:對於經常需要搬運重物的工人,在頻繁彎腰、起身,承受身體負荷及重物壓力的反復作用下,腰椎椎體容易出現疲勞性骨折。比如建築工人,長期彎腰搬磚、扛水泥等,腰椎反復受力,可能致使椎體骨質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引發疲勞性骨折,嚴重時還會影響到神經等周圍組織,產生疼痛、肢體麻木等一系列不適症狀。
總之,疲勞性骨折多發生在那些經常從事高強度、反復單一動作運動或勞動的人群的特定骨骼部位,是長期累積的應力損傷導致的骨折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