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骨折常伴發附近骨或關節損傷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牽引治療、外固定治療、手術治療等處理。
1. 藥物治療:對於髖臼骨折常伴發附近骨或關節損傷,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能抑制體內的炎症介質產生,減輕受傷部位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還可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雲南白藥膠囊,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損傷部位的淤血消散,利於組織修復。同時配合鈣劑如碳酸鈣D3片,有助於骨折部位的骨質愈合,增強骨骼強度,為骨折恢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
2. 物理治療:通過熱敷,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為髖臼骨折及伴發的附近骨或關節損傷部位帶來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損傷組織修復。按摩可改善局部肌肉的緊張狀態,減輕因損傷導致的肌肉痙攣,還能促進淋巴回流,減輕腫脹。而紅外線照射利用其熱效應,深入組織內部,起到消腫止痛、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對髖臼骨折及周邊損傷恢復有益。
3. 牽引治療:持續的牽引可以使髖臼骨折及伴發損傷的關節、骨骼保持正確的位置,避免骨折斷端因肌肉牽拉等因素發生移位,為骨折愈合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牽引能減輕受傷關節的壓力,緩解疼痛,減少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有利於局部腫脹的消退,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防止因骨折移位等導致的畸形愈合。
4. 外固定治療:對於一些髖臼骨折伴發附近骨或關節損傷較輕的情況,使用石膏、支具等外固定裝置,能將受傷部位固定在合適的位置,限制骨折斷端及受傷關節的活動,避免二次損傷。穩定的外固定環境有利於骨折部位的纖維連接形成,促進骨折愈合,同時也能減輕疼痛,便於患者進行一定的康復活動,防止肌肉萎縮等併發症。
5. 手術治療:當髖臼骨折伴發的附近骨或關節損傷較為嚴重,如骨折移位明顯、關節面不平整等情況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切開復位,能精確地將骨折斷端恢復到正常位置,重建關節面的平整,恢復骨骼的正常解剖結構。使用內固定材料如鋼板、螺釘等將骨折部位牢固固定,為骨折愈合提供穩定的力學環境,促進骨折愈合,最大程度恢復關節功能,減少因損傷導致的後遺症。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相應治療,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自行拆除外固定裝置等。要注意休息,避免過早活動受傷部位,防止影響恢復。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恢復情況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