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與直腸息肉在便血、排便習慣、腫物形態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 便血:直腸癌便血顏色多為暗紅色,常伴有黏液或膿血,血液與糞便混合。因為癌腫表面破潰、出血,與糞便一同排出。而直腸息肉導致的便血,顏色一般較鮮紅,多在排便後出現,不與糞便混合,通常是息肉表面的黏膜受到摩擦、損傷後引起的出血。
2. 排便習慣:直腸癌患者排便習慣改變較為明顯,可出現腹瀉、便秘交替,或者排便次數增多、里急後重等症狀。這是由於癌腫刺激腸道,影響了正常的排便功能。而直腸息肉,部分患者可能會有排便習慣的輕微改變,如排便次數稍有增加,但一般不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等複雜情況。
3. 腫物形態:對於直腸癌,直腸指檢可觸及質地堅硬、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差的腫物,邊界不清。因為癌腫細胞異常增生,形成不規則的腫塊。對於直腸息肉,直腸指檢時可摸到質地較軟、表面光滑、有蒂或無蒂的腫物,活動度相對較好,邊界較清晰。
4. 全身症狀:直腸癌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等全身症狀,這是由於癌腫消耗身體營養,影響身體正常代謝所致。直腸息肉一般較少出現全身症狀,除非息肉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引起長期慢性失血,可能會出現輕度貧血。
當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直腸指檢、腸鏡檢查等,以便明確診斷,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