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由於大腦功能受損,疾病好轉後也經常留下各種後遺症,如半身癱瘓,言語不清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加重了家人的負擔。那麼,腦梗塞半身癱瘓會好嗎?實用有效的腦梗塞半身癱瘓康復訓練方法又有哪些呢?
1.體位擺放:腦梗塞度過急性期以後,患者需要臥床靜養,為了預防肌肉關節長期處於同一體位後發生攣縮畸形,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患者肢體至功能位,最大限度地保護肢體功能。具體方案為患者面向健側躺臥,肘腕伸直,掌心向上,微屈髖屈膝。每隔1-2小時為患者翻身活動,避免壓瘡和血流不暢。
2.被動活動,按摩肢體:這個時期可由家屬或康復師幫助患者肢體進行被動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刺激其深淺感覺,建立新的神經連接。具體方法為活動患者患側肢體的肩、肘、腕、膝、踝和手指關節,以被動屈伸為主。
3.恢復站立和步行:長期臥床容易造成肌肉萎縮,進一步給康復治療帶來困難。因此,腦梗塞後半身癱瘓的患者應盡早恢復坐、站、步行等運動功能。初期可由家屬輔助患者進行坐位訓練,待患者逐漸適應後,進行攙扶站立、步行。這個階段可能持續1-2個月,每天3組康復訓練,每組10分鐘。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跌摔,逐漸過渡到患者可以自行起坐、站立、行走。
4.恢復上肢功能:為了達到恢復患者社會功能的目標,這一階段主要針對患者的上肢功能,包括肌力、協調性、精細運動能力等。每日堅持進行上肢的功能性活動,如寫字、刷牙、系紐扣、梳頭等,達到逐漸恢復自理能力的目標。
以上就是腦梗塞半身癱瘓的康復訓練方法,半身癱瘓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患者有良好的心態和持之以恆的信念,更需要患者家屬的細心支持。經過細緻科學的康復訓練,較多腦梗塞患者可以恢復自理乃至工作,過上更加充實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