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困脾嚴重時會出現脘腹冷痛、惡心嘔吐、肢體浮腫、大便溏薄、黃疸等症狀。
1. 脘腹冷痛:寒濕之邪侵襲脾胃,陽氣被遏,寒凝氣滯,導致胃脘腹部冷痛,疼痛較為劇烈,得溫則減,遇寒加重,患者常自覺胃脘部發涼,有明顯的冷感,影響正常的飲食和生活。
2. 惡心嘔吐:寒濕困阻脾胃,脾胃運化失常,胃氣上逆,從而引發惡心、嘔吐等症狀,嘔吐物多為清水痰涎,氣味酸腐,常伴有胃脘部的脹滿不適。
3. 肢體浮腫:脾主運化水濕,寒濕困脾使得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水濕代謝失常,水液停聚於體內,泛溢肌膚,導致肢體浮腫,以下肢較為明顯,按壓後可出現凹陷,且恢復緩慢。
4. 大便溏薄:脾胃功能受損,不能正常運化水谷精微,水濕內停,下注腸道,致使大便稀溏不成形,每日排便次數增多,甚至可達數次,便質黏膩不爽。
5. 黃疸:寒濕郁滯中焦,肝膽疏洩失常,膽汁外溢,從而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黃,顏色晦暗如煙薰,同時可伴有身熱不揚、頭身困重等症狀。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寒濕症狀。可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等。若出現上述嚴重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