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頸椎病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症狀較輕的患者可能需要 1 - 2 周,而症狀較重、病程較長的患者可能需要 3 - 6 個月甚至更久。
針灸通過刺激頸部及相關經絡上的穴位,激發經氣活動,使經絡氣血運行通暢。頸部經絡氣血通暢後,能改善局部肌肉痙攣狀態,減輕對血管、神經的壓迫,從而緩解頸椎病帶來的疼痛、麻木等不適症狀。同時,還能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促進受損組織的恢復。
對於初次發作、病情較輕的頸椎病患者,身體自身的修復能力較強,針灸能較快地發揮作用,改善局部氣血循環,消除肌肉緊張,通常 1 - 2 周就能見到明顯效果,症狀基本緩解。但對於長期患病、病情較為複雜的患者,頸椎結構可能已經發生一定改變,神經、血管受壓時間較長,組織損傷也較嚴重。此時針灸治療需要逐步調整頸椎的力學平衡,修復受損組織,這個過程相對緩慢,可能需要 3 - 6 個月甚至更久,期間還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治療方法。
在接受針灸治療頸椎病期間,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等。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後,要適當活動頸部,放鬆肌肉。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和硬度的枕頭,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針灸治療,不要隨意中斷,以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