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療過程中出現肝損,可通過以下5種方法進行處理等:
1.調整抗結核藥物:肺結核治療中使用的部分抗結核藥物可能會引起肝損傷。此時,應根據肝損傷的程度,適當調整抗結核藥物的種類和劑量。如遵醫囑停用肝損傷較為嚴重的藥物,如利福平膠囊、異煙肼片、吡嗪酰胺片等,選擇對肝臟影響較小的藥物繼續治療。
2.保肝治療:使用保肝藥物可以減輕肝臟的炎症和損傷,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常用的保肝藥物有遵醫囑用藥的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雙環醇片等。
3.加強營養支持:肺結核患者本身消耗較大,加上肝損傷,更需要加強營養支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的攝入,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建議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肉等,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4.定期復查: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肝損傷的變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一般建議在治療開始後的每月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5.對症治療:如果肝損傷導致了明顯的症狀,如黃疸、惡心、嘔吐等,應進行對症治療。如遵醫囑使用退黃藥物腺苷蛋氨酸腸溶片、緩解惡心嘔吐的多潘立酮片等。
在肺結核治療過程中出現肝損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以促進肝臟的恢復和肺結核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