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被寶寶吸出水泡可能是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乳頭皮膚嬌嫩、哺乳時間過長、乳汁分泌不足、乳頭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哺乳姿勢、保護乳頭皮膚、控制哺乳時間、促進乳汁分泌、治療乳頭感染等。
1.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時只含住乳頭,未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腔,會導致乳頭受力不均,容易引起損傷。應指導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讓寶寶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
2.乳頭皮膚嬌嫩:乳頭皮膚較為敏感和脆弱,容易在寶寶吸吮過程中受到損傷。可在哺乳後擠出少許乳汁塗在乳頭上,自然晾乾,以保護乳頭皮膚。
3.哺乳時間過長:長時間的哺乳會使乳頭持續受到刺激,增加損傷的風險。應合理控制哺乳時間,每次哺乳時間不宜過長。
4.乳汁分泌不足:寶寶吸吮時用力較大,可能導致乳頭受傷。產婦應注意飲食營養,多喝湯水,如豬蹄湯、鯽魚湯等,以促進乳汁分泌。
5.乳頭感染:乳頭破損後,若不注意清潔,容易引發感染。遵醫囑用藥,如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金霉素軟膏等,在哺乳前應將藥物洗淨。
乳頭被寶寶吸出水泡後,產婦應注意保持乳頭清潔,避免感染。同時,要注意調整哺乳方式和時間,以減輕乳頭的損傷。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