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牙後蘋果肌那一塊下墜可能是拔牙後局部組織腫脹、肌肉暫時性功能障礙、拔牙後咀嚼習慣改變、拔牙創口感染、心理因素等,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調整咀嚼習慣、抗感染治療、心理疏導等。
1.拔牙後局部組織腫脹:拔牙後創口周圍組織會出現腫脹,可能導致蘋果肌部位看起來下墜。一般在拔牙後 2 - 3 天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消退。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冷敷,48 小時後熱敷,以減輕腫脹。遵醫囑用藥,如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緩釋膠囊。
2.肌肉暫時性功能障礙:拔牙過程中可能對周圍肌肉造成一定的刺激,導致肌肉暫時性功能障礙,出現蘋果肌下墜的感覺。這種情況通常會隨著肌肉功能的恢復而逐漸改善。可進行局部按摩和熱敷,促進肌肉功能恢復。
3.拔牙後咀嚼習慣改變:拔牙後患者可能會不自覺地改變咀嚼習慣,只用一側牙齒咀嚼,導致一側肌肉過度使用,另一側肌肉相對鬆弛,從而出現蘋果肌下墜的現象。應盡量保持雙側咀嚼,使雙側肌肉得到均衡的鍛鍊。
4.拔牙創口感染:如果拔牙創口發生感染,會引起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可能影響周圍組織,導致蘋果肌下墜。需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遵醫囑用藥,如頭孢呋辛酯片、替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膠囊。
5.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對拔牙後的變化過於關注,產生心理壓力,從而感覺蘋果肌下墜。應調整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拔牙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如果蘋果肌下墜的情況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原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