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和瘻瘡肛瘻是兩種不同的肛腸疾病,它們在發病原因、症狀、體徵、治療方法以及預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
1.發病原因:外痔是由於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肛瘻則是由於肛管或直腸周圍膿腫引起,膿腫破潰後形成的瘻管。
2.症狀: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不適、潮濕不潔、瘙癢,如發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腫則有劇痛。肛瘻的主要症狀是反復自瘻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且肛瘻外口的皮膚會因分泌物刺激而出現濕疹、瘙癢。
3.體徵:外痔可見肛門周圍有腫物,質地較硬,觸痛明顯。肛瘻可在肛門周圍發現外口,按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溢出,直腸指診可觸及條索狀瘻管。
4.治療方法:外痔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如外用藥物、坐浴等和手術治療如痔切除術等。肛瘻一旦形成,一般無法自愈,需要手術治療才能治癒。
5.預後:外痔經治療後,症狀可得到緩解,但如果不注意生活習慣,可能會復發。肛瘻手術後,如能徹底清除瘻管和感染灶,預後較好,但也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復發。
無論是外痔還是肛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保持肛門清潔,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飲食上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現肛腸疾病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