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骨軟骨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骨腫瘤,多發生於青少年,好發於四肢長骨幹骺端,尤以膝關節周圍及肱骨近端為多見。
外生骨軟骨瘤起源於軟骨內化骨的骨骼,是由骨質組成的基底和瘤體、透明軟骨組成的帽蓋和纖維組織組成的包膜三部分構成。其生長緩慢,通常無明顯症狀,多因無意中發現局部腫塊或因其他原因進行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當腫瘤生長較大時,可壓迫周圍組織,引起疼痛、肢體功能障礙等症狀。
對於外生骨軟骨瘤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X線、CT、MRI等。X線檢查是診斷外生骨軟骨瘤的重要方法,可顯示出骨性基底及軟骨帽蓋,典型表現為骨表面的骨性突起,其皮質與正常骨皮質相連,髓腔相通,頂端有菜花狀或丘狀軟骨帽。CT和MRI檢查可更清晰地顯示腫瘤的形態、結構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助於明確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
治療上,對於無症狀的外生骨軟骨瘤,一般無需治療,定期觀察即可。若腫瘤生長較快、有疼痛或影響關節活動等症狀,或存在惡變傾向時,應行手術治療。手術切除是治療外生骨軟骨瘤的主要方法,應將腫瘤連同其基底部的正常骨組織一並切除,以防止復發。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異常腫塊,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於已經確診為外生骨軟骨瘤的患者,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復查,觀察腫瘤的變化情況。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