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通常可按風池、天柱、後溪等穴位來緩解。
1.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按摩此穴位能起到疏風清熱、開竅醒腦、調和氣血的作用。
2. 天柱穴:在頸後區,橫平第 2 頸椎棘突上際,斜方肌外緣凹陷中。按摩該穴位可改善頸部氣血循環,緩解落枕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3. 後溪穴:微握拳,第 5 掌指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此穴位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按摩後溪穴有助於疏通經絡,減輕落枕症狀。
落枕後按摩這些穴位時,可採用揉按、點按等手法,每次每個穴位按摩 3 - 5 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宜。同時,也可結合熱敷、頸部活動等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恢復。如果落枕症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若出現不適或疼痛加劇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按摩,並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