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異常的表現主要包括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心悸、胸痛等。
1. 呼吸困難:是心功能異常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可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即活動後出現氣短,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在夜間睡眠中突然憋醒,需坐起或站立才能緩解,嚴重時可出現端坐呼吸,即患者被迫採取端坐位或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2.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動耐力下降,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也可能出現乏力感,這是由於心臟泵血功能下降,組織器官供血不足所致。
3. 水腫:心功能不全時,體循環淤血,可導致下肢水腫,從腳踝部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可出現全身性水腫,包括眼瞼、面部、腹部等部位。還可能出現胸腔積液、腹腔積液等。
4. 心悸:患者可自覺心跳加快、心慌,有時可伴有胸悶、胸痛等症狀,這是由於心臟節律或頻率的改變引起的。
5. 胸痛:部分患者在心功能異常時可出現胸痛,其性質多樣,可為壓榨性、悶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多位於胸骨後或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通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誘發,休息或含服硝酸酯類藥物後可緩解。
心功能異常的表現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僅出現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症狀,而有些患者可能同時出現多種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聲等,以明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患者應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等,以延緩病情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