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尖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根管治療、開髓引流、根尖誘導成形術、根尖刮治術等。
1. 藥物治療:牙根尖炎多由細菌感染引發炎症,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炎症。常用藥物有甲硝唑片,它能抑制厭氧菌生長,減輕根尖區炎症;阿莫西林膠囊,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對多種細菌有抗菌作用;布洛芬緩釋膠囊,能緩解牙根尖炎帶來的疼痛。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
2. 根管治療:牙根尖炎時,根管內存在感染物質,根管治療通過清除根管內的感染物,進行消毒和充填,消除根尖周炎症。首先要開髓,暴露根管,然後用器械清理、擴大根管,去除感染牙髓和細菌,再用藥物消毒根管,最後嚴密充填根管,防止細菌再次侵入。
3. 開髓引流:當牙根尖炎處於急性發作期,髓腔內壓力增高,引起劇烈疼痛。開髓引流能迅速降低髓腔內壓力,緩解疼痛。在局部麻醉下打開髓腔,使炎性滲出物引流出來,減輕對根尖周組織的壓力,從而緩解疼痛症狀,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
4. 根尖誘導成形術:適用於年輕恆牙牙根尖炎,因年輕恆牙牙根尚未發育完全。通過藥物誘導,促使牙根繼續發育和根尖形成。一般先清理根管,然後在根管內放置可誘導根尖形成的藥物,如氫氧化鈣制劑,定期復查,待根尖發育完成後再進行常規根管治療。
5. 根尖刮治術:對於根尖區有病變,經根管治療效果不佳的牙根尖炎患者適用。在局部麻醉下,切開牙齦,暴露根尖區,刮除根尖周圍的病變組織,包括炎性肉芽組織等,消除感染源,促進根尖周組織愈合。
治療後要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診,讓醫生瞭解治療效果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治療期間注意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正確刷牙,飯後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避免食用過硬、過黏食物,防止牙齒受到損傷,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