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肌筋膜炎的方法有中藥內服、針灸、推拿按摩、拔罐、中藥熏蒸等。
1. 中藥內服:對於肌筋膜炎,中藥內服可起到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通過辨證論治,選用合適的方劑。比如身痛逐瘀湯加減,以桃仁、紅花、當歸等藥材組成,可製成身痛逐瘀顆粒,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獨活寄生湯加減,製成獨活寄生丸,能補益肝腎、祛風除濕,緩解因肝腎虧虛、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肌筋膜炎;小活絡丹,有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之效,可製成小活絡丸,對寒濕瘀血阻絡型肌筋膜炎有較好療效,遵醫囑服用。
2. 針灸:針灸刺激特定穴位,能調節經絡氣血運行。針對肌筋膜炎,選取阿是穴及病變部位周圍經絡上的穴位,如肩部肌筋膜炎取肩髃、肩髎等穴位。針刺這些穴位可激發經氣活動,改善局部氣血不暢的狀態,促進新陳代謝,減輕肌肉緊張和疼痛,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由專業針灸醫師操作。
3. 推拿按摩:通過專業手法對患部進行推拿按摩,可直接放鬆緊張痙攣的肌肉,緩解肌肉粘連。對於肌筋膜炎患者,運用揉法、滾法、按法等手法,在疼痛部位及相關肌肉上操作,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性物質吸收,減輕炎症對神經的刺激,從而緩解疼痛和不適,由專業推拿按摩師操作。
4. 拔罐:拔罐能使局部皮膚充血,改善肌肉的血液供應。在肌筋膜炎部位,根據疼痛範圍選擇合適大小的火罐,採用留罐、閃罐等方法。留罐可使局部皮膚在負壓作用下,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瘀血;閃罐能改善肌肉的緊張狀態,增強局部新陳代謝,減輕炎症,由專業人員操作。
5. 中藥熏蒸:利用中藥蒸汽的溫熱和藥力作用,直達病所。將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散寒功效的中藥如乳香、沒藥、防風等,放入熏蒸儀器中,產生蒸汽對肌筋膜炎部位進行熏蒸。溫熱的蒸汽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藥物吸收,減輕肌肉痙攣和疼痛,改善局部組織營養,由專業人員操作。
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再次損傷患部。保持患部溫暖,避免受寒受潮。飲食上可適當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治療過程中若出現不適或症狀加重,應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