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常見的類型有浸漬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等。
1.浸漬糜爛型:多發生在第三、四、五指縫間。表現為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基底潮紅,瘙癢明顯,糜爛後可露出紅色糜爛面,嚴重者可伴有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疼痛等症狀。
2.水皰型:好發於足底及足側緣。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皰液澄清,不易破裂,數日後水皰吸收或破潰形成糜爛面,自覺瘙癢。
3.鱗屑角化型:常發生於足跟、足跖及足側緣。皮膚乾燥、粗糙,角化過度,可伴有脫屑,冬季易皸裂,瘙癢較輕。
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換鞋襪,避免穿不透氣的鞋子和襪子。洗腳後要擦乾,尤其是趾間要徹底擦乾。避免共用拖鞋、腳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如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避免自行用藥導致病情加重或出現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於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