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治療想要斷根乾淨好得快,常見方法有局部用藥、全身用藥、日常護理、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
1. 局部用藥:這是治療霉菌較為常用的方法。針對霉菌性陰道炎等,常使用抗真菌的栓劑,如克霉唑栓、達克寧栓等。將栓劑直接放置於陰道深處,藥物能直接作用於病灶部位,抑制和殺滅霉菌。一般按照療程使用,每晚一粒,連續使用一周左右,可有效緩解症狀,減輕炎症。但使用時要注意手部及外陰清潔,避免二次感染。
2. 全身用藥:對於病情較為嚴重、局部用藥效果不佳或容易復發的患者,可採用全身用藥。常用藥物有氟康唑等,通過口服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對全身的霉菌起到抑制和殺滅作用。一般單劑量口服即可,但具體用量需根據病情和患者個體情況由醫生確定。不過全身用藥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腸道不適等。
3. 日常護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霉菌治療至關重要。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內褲需用開水燙洗並在陽光下暴曬,以殺滅殘留的霉菌。同時,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在飲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甜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濕熱,影響治療效果。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4. 物理治療:在一些情況下,可輔助物理治療。例如,採用微波、紅外線等物理手段,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助於炎症的消退。但物理治療需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進行,且並非適用於所有患者,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
5. 中醫治療:中醫可通過辨證論治來治療霉菌相關病症。對於濕熱下注型,常採用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的方劑;對於肝腎陰虛型,則以滋補肝腎、清熱止癢為主。還可配合中藥坐浴,如苦參、黃柏、蛇床子等中藥煎水坐浴,能直接作用於外陰,緩解瘙癢等症狀。不過中醫治療療程相對較長,需要患者堅持。
治療霉菌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方案進行,不要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治療後要定期復查,確保霉菌已徹底清除。同時,要注意增強自身免疫力,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以降低霉菌復發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