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應根據缺乏用藥知識、醫生不合理處方、自我藥療習慣、藥品銷售管理不善、養殖業過度使用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加強科普、規範醫療行為、糾正不良習慣、嚴格藥品監管、規範養殖用藥等。
1. 缺乏用藥知識:很多人不瞭解抗生素的適用範圍,認為能治療所有病症。比如感冒就自行服用抗生素,其實多數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效。應加強科普宣傳,通過社區講座、媒體平台等普及抗生素知識,讓大眾明白其正確使用方法。可學習專業醫學書籍如《家庭醫學全書》,也可關注權威醫學公眾號獲取信息。
2. 醫生不合理處方:部分醫生為追求療效或受利益驅使,過度使用抗生素。醫院應加強對醫生的培訓和監管,定期組織合理用藥培訓課程,建立處方點評制度。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依據臨床指南開具處方。
3. 自我藥療習慣:一些人憑借經驗自行買藥服用。應糾正這種習慣,患病及時就醫,遵循醫生診斷。若有輕微炎症,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蒲地藍消炎片、金銀花顆粒、穿心蓮膠囊等藥物。
4. 藥品銷售管理不善:藥店隨意售賣抗生素,導致濫用。相關部門要嚴格藥品銷售監管,藥店必須憑處方銷售抗生素,建立銷售記錄。對違規藥店嚴肅查處。
5. 養殖業過度使用:為預防動物疾病,養殖業大量使用抗生素,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應規範養殖用藥,推廣綠色養殖技術,加強對養殖環節的監管,確保動物產品安全。
日常要養成良好健康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減少患病幾率。患病後務必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配合醫生治療,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按要求完成整個療程,以保障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