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臟供血不足可服用的藥物有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異山梨酯等、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
1. 硝酸酯類藥物:主要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來緩解心臟供血不足的症狀。硝酸酯類藥物可舌下含服,迅速緩解心絞痛,作用短暫;硝酸異山梨酯口服後逐漸起效,作用較持久。
2. β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美托洛爾可用於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普萘洛爾也有類似作用,但副作用相對較多。
3. 鈣通道阻滯劑:可阻滯鈣離子進入心肌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減輕心臟負荷。硝苯地平起效快,氨氯地平作用持久。
4.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僅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還能改善心肌重構,對心臟供血不足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卡托普利是較早應用的藥物,依那普利作用較強。
5. 他汀類藥物:除了降低血脂外,還具有抗炎、穩定粥樣斑塊等作用,有助於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常用的他汀類藥物。
注意,老年人心臟供血不足的治療應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且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同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不良反應等都有所不同,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定期復查相關指標,以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同時,生活方式的調整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也對改善心臟供血不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