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浮腫手按有凹陷可能是多種疾病導致的,如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內分泌性水腫等。
1. 心源性水腫:主要是由於右心衰竭引起體循環靜脈淤血,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導致腎血流量減少,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鈉水瀦留以及靜脈淤血,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增高,組織液回吸收減少所致。表現為從身體的低垂部位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2. 腎源性水腫:常見於各型腎炎和腎病。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導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早期晨起眼瞼及顏面水腫,以後逐漸發展為全身水腫。還可伴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壓等表現。
3. 肝源性水腫:失代償期肝硬化主要由於門靜脈高壓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礙等因素,導致液體從血管內滲透至組織間隙,引起水腫。常從下肢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可出現腹水。伴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的臨床表現,如黃疸、蜘蛛痣、腹壁靜脈曲張等。
4. 營養不良性水腫: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重度燒傷等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引起血漿蛋白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從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導致水腫。常從下肢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伴有消瘦、乏力、貧血等表現。
5. 內分泌性水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時,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組織間黏蛋白增多,結合大量鈉離子和水分,引起黏液性水腫。表現為非凹陷性水腫,顏面及下肢較明顯。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庫欣綜合徵等也可能導致水腫。
注意,如果出現腳踝浮腫手按有凹陷的情況,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等,以明確病因,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緩解水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