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感染 HIV 後 2 - 4 周可通過檢測查出。在感染後的急性期,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免疫反應,此時血液中可檢測到 HIV 抗體,但抗體水平可能較低,檢測可能存在一定困難。通常在感染後的 3 - 6 周,抗體水平逐漸升高,檢測的準確性會提高。到感染後的 6 周左右,大部分人能夠通過抗體檢測被檢出。但也有個別情況,可能需要 3 個月左右才能檢測出陽性。
HIV 感染後,病毒會在體內迅速繁殖並擴散,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在感染初期,可能會出現發熱、咽痛、盜汗、嘔吐、腹瀉、皮疹等症狀,但這些症狀並非特異性的,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進入艾滋病期,出現嚴重的免疫缺陷症狀,如持續發熱、咳嗽、呼吸困難、體重下降等。
擴展內容:除了抗體檢測,還有核酸檢測等方法可以更早地檢測出 HIV 感染。核酸檢測可以直接檢測病毒的核酸,在感染後的 1 - 2 周就可能呈陽性。但核酸檢測成本較高,一般不作為常規篩查手段。HIV 感染的檢測還需要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症狀等進行綜合判斷。
日常護理方面,感染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加強營養,定期復查。同時,要注意避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等可能傳播病毒的物品,減少感染他人的風險。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告知醫生自己的感染情況,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