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骨性畸形和牙性畸形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形態特徵、病因機制、治療方法等。
一、形態特徵:
牙齒骨性畸形:主要表現為頜骨的發育異常,導致牙齒排列不齊、咬合關係紊亂,面部輪廓不協調等。如下頜後縮、上頜前突等,面部可能呈現出凹面型或凸面型等特徵。
牙性畸形:主要是牙齒本身的排列問題,牙齒在頜骨內的位置不正,但頜骨的發育基本正常。常見的有牙齒擁擠、牙縫過大、個別牙齒反頜等,面部輪廓相對較為協調。
2.病因機制:
牙齒骨性畸形:多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遺傳因素可導致頜骨的發育異常,環境因素如不良的口腔習慣如吮指、咬唇等、呼吸道疾病如腺樣體肥大等影響頜骨的正常發育。
牙性畸形:主要是由於牙齒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乳牙早失、乳牙滯留、恆牙萌出順序異常等,導致牙齒不能正常排列。
3.建議
牙齒骨性畸形:通常需要進行正畸與正頜聯合治療。正畸治療主要是通過牙齒的移動來改善咬合關係,而正頜手術則是通過調整頜骨的位置和形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治療週期較長,一般需要 1 - 2 年的正畸治療和 3 - 6 個月的正頜手術。
牙性畸形:一般採用單純的正畸治療即可。通過佩戴矯治器如金屬托槽矯治器、隱形矯治器等,對牙齒施加適當的力量,使牙齒逐漸移動到正常的位置,治療週期相對較短,一般為 1 - 2 年。
注意,牙齒骨性畸形和牙性畸形的診斷需要專業的口腔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定期復診,保持口腔衛生,以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