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佔痛經 90%以上,常見於青春期少女,多在月經初潮後 1 - 2 年內發病。繼發性痛經是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慢性炎症等,較為罕見。
原發性痛經: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和釋放增加,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而出現痛經。表現為月經來潮前數小時開始,月經第 1 天疼痛最劇烈,持續 2 - 3 天後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位於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
繼發性痛經:多在初潮後數年出現,有進行性加重趨勢。疼痛程度與原發疾病嚴重程度相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疼痛多為進行性加重,且可伴有性交痛、肛門墜脹等症狀;子宮腺肌病的痛經特點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且疼痛程度較重,常需藥物治療或手術干預。
痛經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尤其是經期要注意腹部保暖。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可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強體質。如果痛經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