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常見的表現有發熱、肢體疼痛、肢體無力、肌肉萎縮、肢體畸形等。
1. 發熱:小兒麻痹症初期,發熱是較為常見的表現。體溫可在38℃ - 39℃,部分患兒可能伴有頭痛、咽痛、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一般持續1 - 4天,之後體溫可下降,症狀也隨之減輕。
2. 肢體疼痛:在發熱的同時或退熱後,患兒可能會出現肢體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四肢,尤其是下肢,表現為肌肉酸痛、關節疼痛,活動時疼痛加劇,可使患兒不願活動肢體,常採取安靜的姿勢以減輕疼痛。
3. 肢體無力:隨著病情發展,肢體無力逐漸顯現。一般從下肢開始,可逐漸向上蔓延,表現為肌肉鬆弛、無力,患兒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嚴重時甚至無法自主活動肢體,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4. 肌肉萎縮:如果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長期的肌肉無力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體積逐漸變小,質地變軟,力量進一步減弱。肌肉萎縮不僅影響患兒的肢體功能,還可能導致肢體形態改變。
5. 肢體畸形:這是小兒麻痹症較為嚴重且相對罕見的表現。由於肌肉萎縮、肌力不平衡等原因,可引起肢體畸形,如馬蹄內翻足、脊柱側彎等。肢體畸形會嚴重影響患兒的行走和身體平衡,給患兒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小兒麻痹症對患兒危害較大,一旦發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以最大程度減輕疾病對患兒身體和生活的影響。